• 注册
  • 登录
  • RSS
趣福网
新闻 图片 下载 专题
  • 首页
  • 解签
  • 占卦
  • 神祗
  • 命理
  • 风水
  • 血型
  • 技巧
  • 对联
  • 民间奇術
  • 武术
  • 养生
  • 奇门遁甲
  • 谈天说地
  • 开天辟地
  • 诸神
  • 上古三代神仙
  • 秦汉仙人

Time:

  • 首页
  • 神祗 > 诸神 >

弥勒菩萨

2013-01-23 16:53: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法号尊称
 

     弥勒,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全译梅特雷耶(梵文Maitreya),又译为慈氏。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弥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西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相师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这话很快传到国王耳里,满朝文武惶恐异常,怕国内要发生政变。急欲觅得此子,加以杀害。其父预感大祸临头,即将其匿藏于舅父家中。及长,舅氏虑其祸终不能免,即令其见佛闻法,从佛出家。弥勒由于从小生活在经济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爱穿著。如国王将一件金缕袈裟供佛,佛将它赐给诸比丘,大家看到这般华丽的袈裟,谁都不敢要。唯弥勒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议论,他听了根本不放在心上。弥勒在《楞严经》里说:‘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华经序品》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说明他这一习性的养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由来已久。
 
     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继绍释迦佛。于龙华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之人天也。

     一切智兀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

     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弥勒菩萨学佛
 
     弥勒学佛的历史,比释迦牟尼资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游,爱吃穿,而重视慧学。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结果是后来者居上了。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弥勒菩萨地位
 
     弥勒出家后,生活或修学,不与小乘比丘为伍。而与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如《华严经》弥勒故现楼阁,而令善财入于法界。《般若护国》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华会上,而与文殊共任流通。《解深密经》释迦以瑜伽了义之教,传与弥勒,九百年后,畅弘于世。
 
弥勒菩萨圣诞日
 
     汉地各寺院一般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为弥勒菩萨诞日。之所以有此惯例,是因为相传布袋和尚的诞日是正月初一,而布袋和尚则传为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原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传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相传他的圆寂很是奇特,这一天他来到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在一块盘石上端坐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逝。人们联系契此日常的不平凡行为,遂认定契此为弥勒化身,并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安放在天王殿正中。这样,弥勒菩萨也就有了自己的诞日。
 
弥勒三尊
 
     中尊是弥勒佛,左是法华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弥勒菩萨道场
 
     梵净山是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Mount Fanjing),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原名为“三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梵净山成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
 
创瑜伽学派
 
     佛灭九百年顷,中印度阿瑜遮国,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与内院法堂闻法,于弥勒处,受《瑜伽师地论》。昼为大众宣讲,弟子中有不信是弥勒说者,无著为释众疑,乃请弥勒降到人间,为众说法。即于瑜遮那讲堂,普施法雨。凡所说法,皆约为颂,无著依颂解释,乃成弥勒五论。一、《瑜伽师地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一百卷,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显观行说,未传我国。三、《大乘庄严论》,庄严大乘,十卷,波罗颇密多罗译。四、《辩中边论》,显主法相,三卷,玄奘译。五、《金刚般若经论》,显实相说,一卷,达摩笈多译。五论立义,罄无不尽。
 

     传承弥勒学说,有无著、世亲兄弟。无著造有《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摄大乘论》等。世亲造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世亲之后,又有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广造诸论,使弥勒之学,极盛一时。唐玄奘法师从戒贤学,回国后与弟子窥基专弘唯识。弥勒之学,兴旺于初唐,流传于日本、朝鲜等国。
 
 
 

上一篇:除盖障菩萨
下一篇:虚空藏菩萨

相关热词搜索:弥勒菩萨

神祗集

  • 道教节日
  • 土地公与财神爷
  • 太岁君
  • 雷公
  • 城隍爷
  • 东岳大帝
  • 关圣帝君
  • 何仙姑
  • 蓝采和
  • 曹国舅
  • 李铁拐
  • 韩湘子
  • 张果老
  • 吕洞宾
  • 汉钟离
  • 道教八仙
  • 陆修静
  • 寇谦之
  • 陶弘景
  • 三茅真君
  • 葛洪
  • 葛玄
  • 许逊
  • 张三丰
  • 孙思邈
  • 扁鹊
  • 王灵官
  • 赵公明元帅
  • 玄天上帝
  • 文昌帝君
  • 三官大帝
  • 天妃娘娘
  • 碧霞元君
  • 斗姥天尊
  • 白玉蟾真人
  • 陈泥丸真人
  • 薛道光真人
  • 石杏林真人
  • 张紫阳真人
  • 南五祖
  • 孙清静仙姑
  • 王玉阳真人
  • 王玉阳真人
  • 郝广宁真人
  • 马丹阳真人
  • 谭长真真人
  • 刘长生真人
  • 邱长春真人
  • 道教七真
  • 重阳祖师
  • 海蟾祖师
  • 纯阳祖师
  • 正阳祖师
  • 少阳帝君
  • 道教五祖
  • 创成道教张道陵天师
  • 老子
  • 三皇五帝
  • 天皇大帝和土皇地祇
  • 北极大帝和长生大帝
  • 四御
  • 昊天玉皇上帝
  • 三清三境
  • 道教三祖
  • 刘安
  • 巫炎
  • 褰山老父
  • 王母使者
  • 上元夫人
  • 茅金 茅面 茅...
  • 子主
  • 王探
  • 鲍叔阳
  • 董子阳
  • 司马季主
  • 魯少千
  • 刘京
  • 苏仙公
  • 河上公
  • 李意期
  • 裴元仁
  • 韩稚
  • 匡俗
  • 朱仲
  • 清平吉
  • 周栖野
  • 张良
  • 黄石公
  • 丙穴道人
  • 马成子
  • 孔丘明 何紫霄
  • 梅姑
  • 毛女
  • 郭四朝
  • 卢遨
  • 华子期
  • 华子期
  • 食神格歌诀
  • 周正实
  • 太乙淘金歌关囚
  • 站桩功陆地行舟
  • 心易触机占断法
  • 占风雨阴晴
  • 八卦占事
  • 二十四香谱
  • 弥勒菩萨
  • 除盖障菩萨
  • 地藏菩萨
  • 普贤菩萨
  • 文殊菩萨
  • 太极生生神数
  • 三才神算
  • 观音灵课
  • 阴阳神签
  • 文王神卦
  • 灵棋经
  • 诸葛神算
  • 9

赵公明元帅

赵公元帅,亦称赵玄坛,讳朗,字公明。道教所奉的财神,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后为张道陵天师,收..

  • 1

张紫阳真人

(九八四~一○八二)北宋道士。悟真紫阳真人姓张名伯端,字平叔,浙江台州天台县人。力习儒业..

  • 47

纯阳祖师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丙子(七九六..

  • 1

土地公与财神爷

土地社神,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公羊传》注:「社神者土地之主也」。盖各地凡有里社必祀..

  • 2

陈泥丸真人

宋代道士。泥丸翠虚真人姓陈名楠,字南木,号翠虚,广东惠州博罗县白水山人。好黄老道学,先遇..

文章搜索

  • 粤ICP备12070382号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RSS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